緣起
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清廷不敵各國侵略,政府與百姓喪失信心,社會上興起改革與學習列強之聲浪;美國基督教會於此時至中國興辦教育事業,其中之一的監理會於 1879 年起先後於蘇州創辦博習書院、宮巷書院及上海創辦中西書院,1900 年決議合併三書院,以宮巷書院為基礎,於博習書院舊址擴建為大學。1900 年 12 月制定校董會章程,推舉董事長及校長,二十世紀初中國第一所民辦大學東吳大學正式誕生。
東吳大學創辦之初,校址設為蘇州,而蘇州古屬「東吳」地,「東吳為歷來鍾毓之地,地傑則人靈,可造必多,故以命名」;又有清末兩江總督劉坤一於書函中提及「東吳士子從此皆是公門桃李矣」,東吳大學中文校名由此而來。
更多校史沿革請參照東吳大學校史館網頁 https://scuhistory.lib.scu.edu.tw/
校區建設
本校分設「外雙溪」及「城中」兩校區,皆位於臺北市轄內。「外雙溪校區」位於士林區,設有人文社會學院、外國語文學院、理學院及巨量資料管理學院。校區依山傍水,臨近故宮,文化底蘊深厚;「城中校區」位於中正區,比鄰政經中樞,設有法學院、商學院及推廣部。兩校區皆有著多元豐富的資源,適為學生進德修業、積累智識之所在。此外,除校內現有的三棟學生宿舍外,於臺北市北投區、萬華區另有「泉思學舍」及「有容學舍」兩棟校外宿舍,讓學子得以「安住居、樂學業」!
外雙溪校區
Waishuanghsi Campus
城中校區
Downtown Campus
6
27
23
24
5
學生人數概況
11,864
1,282
101
461
1,250
在職專班
專任教師人數概況
407
專任教師
121
133
137
16
兼任教師人數概況
773
兼任教師
129
95
234
315
職員人數概況
477
343
84
50
組織架構
本校由校長綜理校務、副校長襄助,並由內部稽核委員會進行內控相關事宜。校內行政單位包括 16 個一級單位,分別掌管學校運作各項事務。教學單位則設立 6 學院,包括 27 個系所、學位學程及 10 個校級研究中心。
校務發展藍圖
▍定位 ▍
建構培育跨域、跨界多元人才之永續大學。
▍願景 ▍
打造勇於創新、落實創意、引導創業之三創優質學習環境,培養放眼世界、回饋社會,能於數位科技新潮流與時俱進之適性人才。
▍以永續發展目標為校務發展指引 ▍
本校刻正推動之校務發展主軸含括創新教學、特色研究、協力共榮、國際接軌、適性輔導及品牌管理等六大面向,將之與校務發展計畫、高教深耕計畫各主軸項目結合,並落實於校務推動的各個環節,實踐本校「社會責任永續」、「經濟發展永續」、「生態環境永續」、「全球夥伴永續」等四大永續目標。
永續實踐
永續校園推動
本校實踐永續發展於校務、教學、研究等不同面向,並以「社會責任永續」、 「生態環境永續」、 「經濟發展永續」、 「全球夥伴永續」為目標。實踐過程中,針對各重點項目訂定目標及執行策略,並整合校內跨單位之專業及校內外利害關係人資源投入,每年就實踐成果與成效檢討、改善及修正,作為下一年度實踐的重要參據。
為有效整合校內跨單位專業與資源,本校自2022 年起成立永續校園推動委員會,由校內各單位主管與學生會代表組成,並設置九個工作分組,依所屬業管項目整合人力與資源,並定期召開推動委員會會議,針對永續校園之短、中、長程目標,進行工作規劃、檢視執行現況與成效,並擬定優化方案,以打造本校永續校園特色,同步落實於校務營運,邁向永續大學。有關本校ESG 執行成效,皆納入校務報告,並由校長每學期至少一次向董事會進行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