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published:2022 年 6 月 27 日 SDG16 和平與正義的制度 東吳大學永續網 10:32 上午 未分類 【秘書室訊】 「唐松章校友人文講座」由本校校友總會榮譽理事長、同時為崇友實業創辦人─唐松章先生(會計系 44 級),與崇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唐秋鈴女士共同策辦,推廣文化、藝術、教育等跨領域知識,啟發並培養學生多元探索的能力。本校通識教育中心111 年 5 月 27 日舉辦「從公益辯護到大法官」線上講座,特邀現任中華民國大法官黃虹霞女士,分享其過往參與各項公益辯護案件的經歷,帶領同學回顧台灣過去司法裁判的歷史變革,也從公益辯護的角度,勉勵學子作為法律人應具備的文化與素養。 黃虹霞女士曾擔任執業律師多年,參與的公益辯護經歷是她成為大法官的關鍵。從民國 84 年從事公益辯護至今,她明白不論是非為何,民眾仍時常覺得法律令人失望,司法的抗多數決困境始終存在,故違憲宣告的意義至關重要。大法官作為憲法的守護者,肩負解釋憲法、統一解釋法令的任務,在舊制下只能審查法律規範是否違憲,但今年開始實施新制憲法訴訟,納入「審查個別案件中終審法院裁判就所依據的法令之適用是否違憲」,增加對人民的保障。 就算被告已經死去,也有著辯護的意義和價值。黃虹霞說,再多的賠償也換不回一條生命,她分享台灣的四大冤案,江國慶被行刑前說出的那句「人不是我殺的」,令她久久不能自已。簡單的一句話埋葬多深的冤屈?在當年的軍事審判下,江國慶十分快速地被執行槍決,直到數年後才由監察院提出調查報告,接著由江母及軍事檢察官為江國慶聲請再審。數件冤案在眾人的努力下雖然順利地開啟了再審程序、讓國家與施虐者負責,甚至促進修法,然而這都是人命換來的代價。黃大法官說,自己在撰寫意見書時,不僅著重法律理論、也重視案件事實,因為審判的目的是為發現真實,因此縱使當事人已經離世,協助亡者辯護,也是公益律師和法官的責任。 「冤獄」看似社會議題,然而法律與人緊密相連、從未脫鉤,社會問題如一記警鐘,提醒人們司法仍有許多待完備之處。演講的最後,黃虹霞大法官也期勉東吳法律人,精進自身專業之餘不忘實踐公益、回饋社會,讓社會充滿溫情。 【文圖/校園記者周妍馨】 SDGs特色活動 社群分享與回饋 Facebook Line Linkedin Instagram Youtube Envelope 搜尋搜尋 近期文章 本校榮獲首屆TUSA永續報告書銀獎 2024東吳國際超馬再破紀錄 延續金牌賽事榮耀 2024東吳國際超馬 榮耀與堅持 東吳超馬國際好手齊聚 締造24小時生命史詩 2024東吳國際超馬鳴槍起跑 頂尖選手同場競技 有望再次突破賽道紀錄 2024東吳國際超馬 世界頂尖跑者挑戰極限 製作士林講古趣系列繪本 陳宜佳獲東吳USR計畫特獎 人權與正義的守護者 唐獎法治獎得主瑪麗.羅賓遜教授蒞臨東吳 跨校舉辦2024年PSBH國際問題解決松 解決真實世界場域問題 近期留言 尚無留言可供顯示。 相關內容 荷包救星來了!東吳ONLINE娛樂城優惠天天抽 2023 年 5 月 15 日 東吳廚餘變益菌土技術直送新竹 助北埔改良土質增農民收益 2023 年 3 月 1 日 【卓越雜誌】台灣首例!超馬與環保的結合 東吳超馬金牌賽事的創舉|東吳國際24小時超級馬拉松 2022 年 9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