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published:2022 年 12 月 15 日 SDG4 優質教育、SDG12 責任消費與生產、SDG14 海洋生態 steps 1:36 下午 未分類 致力於推廣文化、藝術、教育以啟發學生跨領域知識探索的「唐松章校友人文講座」,由本校校友總會榮譽理事長,同時為崇友實業創辦人的唐松章先生(會計系 44 級)及崇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唐秋鈴女士共同策辦,與本校通識教育中心開設通識課程,邀請藝術、文化、環境等各領域專家經驗分享,多樣化的課程拓展學生對不同領域事物的視野。111 年 5 月 13 日舉行「那些海龜教我們的塑」線上講座,邀請海湧工作室創辦人兼執行長陳人平,分享自己實踐海洋環境行動中的經驗,藉此讓同學了解海洋問題,及知曉如何為環境做出改變。 工作室名稱中的「海湧」,是台語海浪的意思,蘊含著希望大眾在了解海洋教育後,如一波波浪潮,將此概念傳遞、推廣並落實生活中的意義。談及海龜,陳人平表示,海龜成功孵育並抵達大海的機率本就偏低,而人類的行為更是對其棲地及生存造成重大威脅。消波塊、柏油路、港口的建設,導致沙地大量流失、海龜找不到地方產卵,或即使順利孵育,也因海邊堆積的大量垃圾或不平坦的地形,讓小海龜被障礙物困住,導致曬死、餓死,造成海龜大量死亡的情形。陳人平更分享參與動物救傷的經驗,他曾從一隻海龜的肚子中,發現許多保麗龍碎片、糖果紙、塑膠袋、紙片等等,大量垃圾充斥腹中的畫面,讓他心酸又震撼。「人類丟棄的垃圾,不只會危害海洋生物,最後的危險仍會回到我們身上」,他表示有許多外國研究發現,在人類排泄物、婦女胎盤裡,都含有塑膠微粒。 「環境保育不是專家學者的工作,而是每個人的義務,因為每個人都是垃圾的製造者。」陳人平說道。他也鼓勵同學除了可以身體力行參與淨灘活動,生活中也應該盡量減少塑膠、化學製品的使用,例如大家熟知的瓶裝水、免洗筷、塑膠吸管,他更提醒濕紙巾其實不是紙而是塑膠,且清潔能力也無肥皂、酒精強,所以不論在環保或是衛生方面,都不是一個最佳選擇。他認為「浪費」是一切環境危害的禍源,只有避免濫用,實行垃圾減量,才能對環境產生最大助益。 「人類可以選擇,但動物卻無法,而我們的每個決定,都能降低動物傷亡的風險。」陳人平呼籲道。每一個人都擁有改變的能力,每個選擇都影響地球未來的樣貌,想要保護這顆美麗又獨特的藍色星球,改變,就從現在開始! 【文/法律二林耿瑩 圖/法律二林耿瑩、通識教育中心】 SDGs特色活動 社群分享與回饋 Facebook Line Linkedin Instagram Youtube Envelope 搜尋搜尋 近期文章 本校榮獲首屆TUSA永續報告書銀獎 2024東吳國際超馬再破紀錄 延續金牌賽事榮耀 2024東吳國際超馬 榮耀與堅持 東吳超馬國際好手齊聚 締造24小時生命史詩 2024東吳國際超馬鳴槍起跑 頂尖選手同場競技 有望再次突破賽道紀錄 2024東吳國際超馬 世界頂尖跑者挑戰極限 製作士林講古趣系列繪本 陳宜佳獲東吳USR計畫特獎 人權與正義的守護者 唐獎法治獎得主瑪麗.羅賓遜教授蒞臨東吳 跨校舉辦2024年PSBH國際問題解決松 解決真實世界場域問題 近期留言 尚無留言可供顯示。 相關內容 善盡社會責任!東吳USR 計畫參展「2022大學社會實踐博覽會(2022 USR EXPO)」 2022 年 12 月 14 日 「111年度全國大專院校洗錢防制研討會」圓滿落幕 2022 年 12 月 16 日 永續經營‧獲利創益 ESG建構未來綠色價值鏈 2021 年 12 月 2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