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published:2023 年 3 月 9 日 SDG3 健康與福祉 東吳大學永續網 3:23 下午 未分類 【秘書室訊/校園記者簡卉嫻報導】 當悲傷來臨時,你是否已經準備好該如何去面對?而陷入低谷時,又可以做些什麼來改變那徬徨無助的自己呢?本校健康暨諮商中心於 112 年 3 月 1 日在外雙溪校區 B105 教室舉辦心理衛生推廣講座,主題為「看見失落與悲傷」,邀請李曉芬心理諮商師,從藝術治療的角度,帶領大家重新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並且好好地與失望共處。 李曉芬心理師以分享自身經驗來拉開本場活動的帷幕。李心理師特別提到,在華人世界的觀念裡,不允許輕易流露悲傷,也使得人們習慣透過「忙碌」來掩蓋自己未能釋放的情緒。那人為什麼會失落呢?李曉芬心理師表示:「哀傷是愛的延伸,但也因為有愛,所以才會悲慟。」講師透過繪本導讀、牌卡及組內分享的方式,讓分組的成員各自傾訴自己平時未能說出口的情緒。此刻眾人僅需靜靜聆聽,成為彼此在人海中短暫卻明亮的燈塔,溫暖彼此的心。 李曉芬心理師提到:「每個人的世界裡都有一個專屬於你的情緒小夥伴。」那你認為你的情緒小夥伴會是什麼樣子呢?活動中利用輕黏土來塑形出屬於自己的情緒小夥伴,並且和組內成員一起分享創作來源,讓大家都能簡單的認識彼此。在有限的時間中,講師讓大家盡可能地著重在成品的完整性,而非強調精美,因為對與會者來說,最重要的是捏造出了屬於自己的情緒小夥伴,並將「它」的故事呈現在眾人面前。到了各自抽牌卡分享經驗的環節時,講師邀請大家到台前選取兩張和自己的悲傷故事最相關的兩張卡片,並且將卡片上的內容與先前捏造的情緒小夥伴搭配著一起分享,竟然神奇地發現所有事情都是相互影響的。許多人更是深受卡片背後真摯的文字所感染,為之動容,講座也在感人的氣氛下結束。 正如同李曉芬心理師所言:「我們不應該隨意評價他人的失落,反而要多加聆聽彼此的故事。」悲傷沒有時間表,也沒有一定的形式,或許我們能試著多愛自己一些,又或者是當身旁的人陷入低潮時,能默默給予陪伴,在重新打起精神過後,又繼續在生命中前進。 【文圖/歷史二簡卉嫻】 SDGs特色活動 社群分享與回饋 Facebook Line Linkedin Instagram Youtube Envelope 搜尋搜尋 近期文章 本校榮獲首屆TUSA永續報告書銀獎 2024東吳國際超馬再破紀錄 延續金牌賽事榮耀 2024東吳國際超馬 榮耀與堅持 東吳超馬國際好手齊聚 締造24小時生命史詩 2024東吳國際超馬鳴槍起跑 頂尖選手同場競技 有望再次突破賽道紀錄 2024東吳國際超馬 世界頂尖跑者挑戰極限 製作士林講古趣系列繪本 陳宜佳獲東吳USR計畫特獎 人權與正義的守護者 唐獎法治獎得主瑪麗.羅賓遜教授蒞臨東吳 跨校舉辦2024年PSBH國際問題解決松 解決真實世界場域問題 近期留言 尚無留言可供顯示。 相關內容 誰是東吳英語簡報王!? 掌握口語表達全攻略 2023 年 5 月 26 日 台法關係最高光 駐法大使吳志中啟示外交新時代 2023 年 6 月 2 日 「111年度全國大專院校洗錢防制研討會」圓滿落幕 2022 年 12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