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published:2023 年 6 月 14 日 SDG16 和平與正義制度 東吳大學永續網 9:08 上午 最新消息 【秘書室訊/校園記者羅信鈞報導】 你有聽過白色恐怖時期,綠島監獄的故事嗎?或是看過《流麻溝十五號》這部電影嗎?本校學生議會與政治學系系學會,於 112 年 5 月 25 日在外雙溪校區普仁堂 R0101,聯合舉辦「人文歷史影展暨映後座談會《流麻溝十五號》」,邀請原著作者曹欽榮先生親臨現場,分享自己在綠島的所見所聞、電影中各片段的意義,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有了電影我們能更親近歷史記憶嗎?電影和口述書籍能幫助閱讀者走向多種畫面的閱讀嗎?」曹老師以提問劃破了電影播畢時的沈默,帶領同學省思電影與歷史記憶的關係。他表示口述歷史是一項強大的工具,有發現、探索和評估歷史記憶過程的功能。而他對本部電影最深刻的體悟是,時間能將他的生活經驗和口述記錄的對象阿嬤的經歷連結並堆疊在一起。 在說明完歷史記憶的概念後,曹老師分享了一張觀光客在歷史景點開心拍照的畫面。他認為這樣的行徑雖然觀感不佳,對曾經被迫害的人們有些不敬,但相比譴責遊客的無心之過,政府應該善盡責任,在促進觀光、吸引遊客的同時,更要引導大眾認識過去的故事。 活動進入尾聲時,同學向曹老師提問「電影是否難以傳達文字的厚度?」對此,他認為歷史與電影存有本質上的差異,前者講求真實,後者則側重戲劇及娛樂效果,反映了世俗的價值觀。而導演作為再創作者,有適當的空間改寫故事內容,且從口述歷史改編成電影本身即具有困難度。他承認電影還有進步空間,但也肯定電影導演周美玲所作的調整與付出。 曹老師投入口述歷史的紀錄已 20 餘年,他希望藉由向現代人訴說歷史的傷痛,促進社會大眾的思辨與對話。如此一來,人們才會珍惜民主自由的可貴,也避免未來發生更多犧牲與悲劇,而這正是「轉型正義」的意義。 【文圖/法律四羅信鈞】 SDGs特色活動 社群分享與回饋 Facebook Line Linkedin Instagram Youtube Envelope 搜尋搜尋 近期文章 促進國際學術交流—東吳大學與阿曼蘇哈爾大學締結友好關係 東吳大學與馬來西亞砂拉越教育夥伴簽署策略聯盟 賀!東吳大學榮獲教育部「學生輔導工作評鑑」績優肯定 114年度教學跨領域—人文培力與STEAM素養成果展 東吳首創「Move 智能合約工作坊」暨第二屆創想盃決賽 NVIDIA宣布進駐北士科 攜手本校合作Watch Party引熱潮! 東吳USR再進化,專家助陣點燃創新動能 賀!「東吳實踐家創創基地」四團隊通過「114年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計畫」補助 近期留言 尚無留言可供顯示。 相關內容 理學院創意成果競賽 將「永續發展目標」融入生活 2025 年 5 月 2 日 東吳堅韌如磐石 建校124年校慶榮耀登場 2024 年 3 月 16 日 ESG跨域講座「美麗新境界」 力邀學者專家談永續實踐 2024 年 1 月 10 日